首页 资讯 财经 公益 彩店 奇闻 速递 体育 提点 资讯 综合 企业 市场

首页
你现在的位置:

当前快讯:这次很丝滑 东风日产超混电驱奇骏冲不冲?

2023-04-30 14:01:32    来源:搜狐科技    作者:

出品 | 搜狐汽车·E电园

作者、摄影 | 朱峰


【资料图】

编辑 | 蔡欣宇

奇骏在东风日产品牌一直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2021年奇骏迎来换代之后,或许因为动力系统原因,销量和热度相比之前下降不少。好在东风日产的动作比较快,在今年上海车展上带来了超混电驱奇骏。今天我们有机会试驾超混电驱奇骏,看看新车在换装e-POWER动力之后“丝滑度”如何。

[ ·1· 混动车型带来纯电动力体验]

新车主要是更新了全新的第二代e-POWER+e-4ORCE雪狐电四驱系统,e-POWER是一种无需插电的混合动力系统,工作原理相当于增程形式,发动机仅用于发电,车轮的实际驱动均由电机控制。数据方面,前电机最大功率为150kW,峰值扭矩为330N·m,后电机最大功率为100kW,峰值扭矩为195 N·m。官方公布新车0-100km/h加速时间为6.9s。

超混电驱奇骏在动力输出上跟纯电动车型是一样的,从起步开始,就是丝滑的输出质感,没有变速箱无需换挡,动力输出过程没有任何顿挫,完全由电动机干着驱动车轮的工作。发动机作为增程器,只有在电池电量不足或需要大动力的前提下才会启动发电,且始终不会混入驱动路径,因此跟丰田、本田混动车型的动力输出质感截然不同。跟燃油版车型相比,新车中低速状态下提速更加有劲儿。不过到了高速公路上,110km/h之后再加速会感觉开始乏力了。

新车提供自动、经济、运动、雪地、越野,5种不同模式。经济模式会抑制动力输出,动力响应稍慢,不过当你需要深踩油门提速时,动力也能跟得上需求,不会因为太过疲软而显得鸡肋。运动模式跟其他车型一样,动力响应会变得更灵敏,同时转向系统也会变得更沉一些。日常驾驶的话,使用自动模式的场景会更多一些,这也是新车最舒适的驾驶状态。

发动机启动后可以听到发动机的运转声音,但是不会改变动力输出质感,这种混动模式跟市面上其他车型都不同,补能就是加油。我们今日行驶320km左右,车上乘坐四名乘客和装载四个拉杆箱、背包等行李,在全程多数爬山和高速公路情况下驾驶,行车电脑显示百公里燃油消耗6.2L,比燃油版奇骏油耗更有优势。如果日常在城市内中低速环境行驶,燃油消耗表现会更好。

在挂挡杆前方有EV模式和单踏板模式的按键,有实体按键操作起来很方便。EV模式下,如果你不大脚踩油门的话,发动机就不启动,但是这样开起来会比较刻意。而且该车的电池也不大,就像丰田和本田的混动车辆那样,强制纯电模式行驶不了太远的距离。

单踏板模式跟之前试驾过的东风日产Ariya相似,收加速踏板时,车辆的拖拽感不突兀,相当于轻点刹车的状态,比较容易适应,不像特斯拉那样激进。至于拖拽感是适中好还是激进好,全看个人喜好,适中会让初次体验者更容易适应。

底盘调校跟燃油版奇骏类似,悬架调校偏重舒适性。对细碎的振动处理得很干净,压过减速带时,悬挂能最大程度的过滤振动,传递到车内的振感并不直接,不过底盘没有德系车那么厚重。转向的手感跟奇骏燃油车无异,因为需要兼顾越野场景,指向稍微有点旷量。

在山路驾驶时正赶上下雨,得益于电四驱系统的加持,过弯时四条车轮可以稳稳的抓住地面,驾驶起来让人信心很足。此外,当加速或减速时,电四驱系统还可以通过控制前后电机之间的动力输出和回收,减少车辆俯仰动作,降低乘客因此出现的晕车和不适感。

新车风挡和前排均采用双层夹胶玻璃,不过在120km/h行驶时,风噪和胎噪还是会通过窗框缝隙和底盘传入车内,稍微会影响车内成员交谈。

[ ·2· 整体延续燃油版设计,细节部分有调整]

[ ·3·升级AR实景导航及其他专属配置]

[ ·4·总结 ]

换套动力能不能让这匹骏马站起来?显然新车产品力得到了提升,但是要改变此前的市场势头,一个有竞争力的价格是关键。没有卖不出去的车,只有不合适的价格,这点在此前东风系品牌的一波促销中已经得到印证。2023年国内汽车市场是最倦的状态,产品只有历史积淀远远不够。新车预计在5月份上市,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期待一下,超混电驱奇骏在价格上能给出多少惊喜吧。

编辑:qysb005

标签:

中国企业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中国企业新闻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中国企业新闻网的书面许可, 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河南企业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 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中国企业新闻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 必需取得中国企业新闻网书面授权。否则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企业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企业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 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 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图片欣赏
频道推荐
内容推荐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