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财经 公益 彩店 奇闻 速递 体育 提点 资讯 综合 企业 市场

首页
你现在的位置:

在美国打造的“人间炼狱”里,医生变“恶魔”|今日热闻

2023-06-30 06:59:39    来源:北京日报    作者:

资料图:关塔那摩监狱(图源:美联社)

近日,联合国特别报告员首次获准查看关塔那摩监狱,调查的结果是,关塔那摩监狱的在押人员仍然受到美国的非人道对待。从2002年开设至今的21年里,关塔那摩监狱不断爆出虐囚丑闻,引起国际社会极大愤慨。然而,面对关闭关塔那摩监狱的呼声,美国始终充耳不闻。

水刑、睡眠剥夺、冰水浴、电钻、噪音……关塔那摩监狱的种种暴行堪称美国侵犯人权的“黑暗教科书”。关塔那摩监狱甚至不是孤例,美国在全球各地的“黑监狱”早已成为美国践踏法治、侵犯人权的经典符号。尤其让人毛骨悚然的是,“人间炼狱”般的“黑监狱”有扭曲人性的黑暗力量,一些衣冠楚楚的“美国医学专家”在这些“黑监狱”里竟摇身一变成为“恶魔”。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据《纽约时报》2017年报道,美国中央情报局(CIA)曾聘请两名分别叫作詹姆斯·米切尔和布鲁斯·杰森的心理学家设计酷刑。《纽约时报》2020年报道称,2005年,二人创立了一家公司,为CIA的“黑监狱”提供所有的合同制警卫和80%的审讯人员,美国政府向他们支付8100万美元。英国《独立报》2014年报道称,这两人此前没有审讯囚犯的经验,也不了解“基地组织”,但他们身为心理学家了解如何利用“习得性无助”。具体来说,就是个体可能因应对不力或无法控制的事而变得被动和抑郁,他们认为这种无助可以“鼓励囚犯合作并提供信息”。为了达到这个目的,他们设计的酷刑包括“立正抓领、撞墙、抓握脸部、打耳光、狭窄空间监禁、长久站立、以不舒服姿势束缚、睡眠剥夺、水刑、使用尿布、使用昆虫、模拟活埋”。《纽约时报》报道称,2002年,CIA要求他们对一名恐怖主义嫌疑人使用这些酷刑来进行审问。

这名恐怖主义嫌疑人就是阿布·祖巴伊达,美国一开始坚称他是“基地组织”的最高领导人,但最后发现他连“基地组织”都没有加入。即便如此,美国仍然持续对他进行拘押,联合国机构在今年4月呼吁立即释放他,美国仍置若罔闻。当阿布·祖巴伊达2002年被美国拘押时就遭受了水刑的非人折磨,他在几天内被施以83次水刑,导致一度彻底失去知觉,口吐白沫。当他出现胃部与腿部痉挛时,他身体被抬高以保持呼吸畅通,随后他便歇斯底里地求饶。《独立报》报道称,后来这些酷刑便扩散开来,在美国设立在波兰、罗马尼亚、立陶宛等国的秘密监狱里施行。

这两名心理学家后来在作证时辩称,他们是被迫实施这些酷刑,因为CIA官员恐吓他们称如果停止酷刑,美国就会被核弹轰炸,他们双手将沾满平民的鲜血。他们知道很多囚犯宁愿被打断双腿也不愿承受水刑,不过他们拒绝承认这种酷刑是“痛苦的”,他们甚至拒绝承认遭受酷刑的人会遭受身体或生理的长期伤害。

与CIA为伍作恶的美国医学专家绝不止于这两名心理学家。据《纽约时报》2020年报道,2003年,CIA位于波兰的一个秘密地点内,一名恐怖分子被实施水刑,牢房内有一个三人水刑小组、戴着黑面具的警卫和一名医生。医生会记录向囚犯倒水的次数,而警卫则用秒表计时。每次水刑都会有一名受他们认可的医生在房间里,监测受刑者的血氧饱和度水平。不只是水刑,例如在剥夺睡眠时,囚犯被以痛苦的姿势束缚,医生会检查他们的腿部肿胀情况。

这种行为已经形同“人体实验”。英国《卫报》2009年引用美国人权医生组织(PHR)的报告称,美国医生积极监测CIA的“强化审讯技术”,以确定其有效性,未经囚犯同意,将其用作人类受试者,这种数据收集是“一种接近非法实验的做法”。美国《国家》杂志2014年刊文称,人体实验是CIA酷刑计划的核心特点,即便CIA努力掩盖,但他们在审讯和拘留中所使用的技术具有实验性质是显而易见的。

美国政府使用酷刑的历史可谓由来已久,而对酷刑技术的研究美国也是“学无止境”。在“MKUltra”项目中,为研究“精神控制”技术,CIA分布在德国、日本、菲律宾的官员在逮捕敌方特工或嫌疑人,有时甚至只是他们认为的“可以牺牲的人”后,便将他们送进秘密拘留中心,用种种方法折磨他们,试图让他们的精神彻底崩溃。在越南战争中,美军使用强奸、电击、殴打等手段审讯囚犯,《国家》杂志2017年报道称,美军还在越南探索感觉剥夺的酷刑技术。

不过以结果来看,酷刑取得的效果恐怕并不理想。例如,由于畏惧美国的酷刑,恐怖主义嫌疑人伊本·谢赫·利比编造了伊拉克萨达姆政权与“基地组织”勾结的情报,他的证词被美国作为与伊拉克开战的理由之一。一再发生的悲剧并没有改变现状,美国仍然对酷刑有着病态的痴迷。关塔那摩监狱正是对美国的灵魂拷问:关不掉这座“人间炼狱”,美国算什么文明国家?

来源:北京日报客户端 作者 何所忆

流程编辑:u028

编辑:qysb005

标签:

中国企业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中国企业新闻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中国企业新闻网的书面许可, 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河南企业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 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中国企业新闻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 必需取得中国企业新闻网书面授权。否则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企业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企业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 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 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图片欣赏
频道推荐
内容推荐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