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财经 公益 彩店 奇闻 速递 体育 提点 资讯 综合 企业 市场

首页
你现在的位置:

不安抗辩权的概念及其构成要件_简述不安抗辩权的概念及适用条件

2023-04-23 14:33:04    来源:互联网    作者:

1、根据我国合同法的规定,不安抗辩权是指双务合同中,先履行方有确切证据证明,后履行方于合同成立后丧失或可能丧失履行能力时中止履行合同的权利,并且在后履行方于一合理期限内未能恢复履行能力或提供担保时解除合同的权利。

2、它是兼有抗辩权与形成权性质的复合性权利,而且是一种积极性的权利。


(资料图片)

3、不安抗辩权的适用条件有:(一)因同一双务合同互负债务,且两债务间具有对价关系。

4、不安抗辩权与同时履行抗辩权一样,均只能发生于双务合同。

5、因此,单务合同以及不完全的双务合同均不能产生不安抗辩权。

6、(二)不安抗辩权适用的双务合同属于异时履行。

7、异时履行是指双方履行存在的时间顺序,即一方先履行,另一方后履行。

8、根据我国合同法规定,对一些买卖合同,除法律有特别规定外,一般采用同时履行主义。

9、而对于以下合同,我国合同法规定,除当事人有特别规定外,应采用异时履行主义,这些合同包括租赁、承揽、保管、仓储、委托、行纪、居间等。

10、(三)先履行方债务已届清偿期。

11、如果履行期未届至,先履行方只能暂时停止履行的准备,无从停止履行。

12、(四)先履行方有确切证据证明后履行方于合同成立后丧失或可能丧失履行能力。

13、它包括三个要素:1.后履行方丧失或可能丧失能力。

14、根据我国合同法的规定,后履行方丧失或可能丧失履行能力的原因有:①财产显形减少。

15、包括经营状况恶化、转移财产、抽逃资金以逃避债务;②丧失商业信誉;③提供劳务或完成工作的合同中,债务人丧失劳动能力;④给付特定物的债务中,该特定物丧失;⑤其他情形。

16、我国合同法规定的不安抗辩权的适用条件与大陆法系各国的规定有较大差异,即较宽松,这显系参考了《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中的相关规定。

17、2.后履行方丧失或可能丧失履行能力发生于合同成立之后。

18、在大陆法系各国,后履行方财产显形减少应发生于何时,有两种不同的立法例,一是订立后财产显形减少,如德国、瑞士等民法采用;二是订立时财产已减少,如奥地利民法第165条规定。

19、笔者认为,第一种立法例较为妥当。

20、因为若订立时后履行方财产已减少,先履行方已知或因过失而不知,主观上有过错,应当承受不利,没有必要保护,非因过失而不知,可以重大误解或受欺诈为由主张救济。

21、我国合同法没有规定后履行方丧失或可能丧失履行能力应发生于何时,笔者认为,在解释时采用第一立法例较为妥当。

22、3.先履行方对事实负有举证责任。

23、先履行方主张不安抗辩权,必须有对方丧失或可能丧失履行债务能力的确切证据,而不能凭自己的主观猜测。

24、否则,将会因擅自中止合同履行而承担违约责任,从而使自己处于极为不利的地位。

本文为大家分享到这里,希望小伙伴们有帮助。

编辑:qysb005

标签:

中国企业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中国企业新闻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中国企业新闻网的书面许可, 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河南企业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 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中国企业新闻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 必需取得中国企业新闻网书面授权。否则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企业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企业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 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 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图片欣赏
频道推荐
内容推荐
最近更新